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没有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一定无可靠性,但是财务报告一旦不可靠,则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定无效。
财务内控制度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财务内控制度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以下分享财务内控制度设计时的7个原则。
财务内控制度设计时的7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
2---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
3---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
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
6---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只能合理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和风险性。分公司内控风险点有可能是存在于分公司内部的隐患,也有可能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隐藏的痼疾。
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知识、经验、能力、责任心、独立性、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如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身体不适、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指令、趋迎奉承等,致使有些财务问题没有能够及时察觉,或已经察觉但被疏忽,没有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补救措施欠妥当而酿成大祸,那么再好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发挥作用。